前言

  也是好久沒有寫部落格了呢!唉~~人都是懶惰的,撰寫方式麻煩就是會懶得寫,我用 Pelican 這個 Python 靜態網頁生成器寫部落格, 我都要坐在電腦前面,打開我的 IDE,等待許久(其實也就幾秒啦)後,新增檔案開始按照特定格式來寫部落格,而且還會寫很久,重點是要坐在電腦前面啊, 現在都什麼年紀了,躺在床上的時間一定比坐在電腦前的時間多啊~所以就因為懶得坐在電腦前面就一直都沒寫部落格了,即使有備忘一下有什麼題材可以寫, 但就是一個字,最近是有想說要不要架一個部落格伺服器,像是以前的無名小站這樣(抱歉沒用過現在的網路部落格⋯)只要用網頁就可以登入一個好用的後台, 然後對自己的部落格做管理,看是寫文章啊、回訊息啊還是作其他設定之類的,是有開始看這方面的資料啦,不過以我這種龜速的學習速度可能還要很久才能達到目的, 而我又不想重新懷抱第三方聽過的部落格服務站,我想自己架部落格就是想要自我挑戰,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比較有成就感~又可以達到紀錄自己德學習歷程與分享經驗, 既然還想走下去,苦思許久終於想到一個替代方法,那就是:
利用 iPad 來寫文章!
想到就拿 iPad 出來寫,寫完就傳到電腦去,我只要花個幾秒的時間坐在電腦前面打開 IDE 、下渲染指令,最後上傳到 GitHub 就好了! 就這幾秒的時間應該是能夠克服吧 哈哈哈
  好吧其實我很久以前就想到這個方法了,也去找可以編寫 Markdown 文字格式的 APP 來用,但那時候腦袋不知道是壞掉還是撞到, 就一直覺得這些 APP 的文字渲染功能看起來就不像是 md 語法,感覺寫出來只能在這個 APP 看而而已,也就不能輸出成 md 檔了,最近突然開竅, 才發現這些方便的渲染功能按鍵就是來簡化輸入指令的時間,語法都是符合 md 要求的(當然 md 語法有很多變形,可能就要再做調整),然後把以前刪除的 APP 下載回來看看是否有輸出 md 檔的功能,最後才有了這篇文章 :))
  接下來我會紀錄使用 APP 撰寫文章到發佈成部落格的步驟,雖然比起直接在電腦寫、渲染、上傳好像多了好多步驟,但好處就是可以隨時寫啊, 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目錄

下載 APP

  在我 iPad 裡的 APP Store 尋找有沒有適合的 Markdown 的文字編輯器,然後看到了這個,感覺評分還不錯,評分人數也算高,這評分應該是有參考價值吧~反正免費就下載來用了
搜尋app

之後打開 APP 來用看看,稍微看看檔案的分類佈局是怎億,另外就是了解一些功能鍵怎麼使用,當然重要的是能不能輸出成 md 檔囉~就輸出看看
app內部1
app內部2
輸出功能

看起來輸出的 md 檔好像是正確的,那就可以繼續我的部落格旅程了~
md輸出結果

製作範本文章

  要看看這個 app 好不好用,有沒有符合我的需求,寫一篇出來就知道了,所以就誕生了本篇文章 :)) ,前言有說過, 我這個渲染器對於檔案內文是有一些要求的,像是開頭需要列出一些項目 (Title, author⋯等等) 、我文章標題的小鳥圖⋯等等,基本上沒有任何一款 APP 能夠自動補全的(大概只能自己寫吧),但要把這些語法背起來又是不可能的,那就建立一個範例檔案,之後寫文章就複製一份範例檔,從範例檔複製語法編寫文章囉, 因此我從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拿來改成範例檔,把一些我會用到的格式語法全部都打在這個檔案裡面,像這樣:
md範例檔

編寫文章並輸出到雲端硬碟

  有了範例檔就可以順利的寫好多文章了~文章一多,可能就不容易找尋,而且看起來又混亂,這時可以利用該 APP 的標籤功能幫我的文章在 APP 裡面做分類,有整理過就比較好查閱了~
標籤功能

文章中可能會插入一些圖片,圖片我還要先上傳到雲端上,然後在取得連結,這過程用 iPad 可能有點苦手,所以我就先繼續寫文章,先預留圖片放置的位置與圖片敘述, 等之後在電腦操作的時候再一併處理會比較快速些~

文章寫好就可以輸出並上傳到我的 GoogleDrive 上面!
輸出文章

發佈!

  從電腦把文章下載,還需要將圖片連結補上,另外在 APP 分類用的標籤也要刪除,不然會看起來怪怪的~發佈前預輸出看看結果如何, 沒問題就直接上架!
上架前預覽

結語

  最後這樣做出來感覺跟以前寫的文章差不多,改用 iPad 寫文章後,雖然還是免不了要坐在電腦前面稍微修改內容、插入圖片以及下渲染指令, 但就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想寫就寫,慢慢一點一滴地把文章寫出來了~希望改成這個方式後可以繼續堅持寫下去 (´ω`)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